用户 密码 注册
首页 招聘 房产 生活 车辆 二手 黄页
新闻 楼盘 图片 交友 联盟 分类 留言
简历 同学 装修 寻人 银行 安陆 阅读
租车 培训 火车 酒店 公交 Q群 快递
当前位置:首页 > 安陆新闻 >
光绪年间“户部执照”现身安陆
孝感晚报 2011-4-21
      本报讯(记者 卫冬)“原来这个‘户口簿’背后还有这么多秘密啊。”昨日,得知村里代代相传的“户口簿”原来是107年前皇家买官卖官的凭证,安陆市巡店镇桃李村的村民们倍感意外和惊奇。

      近日,安陆市巡店镇桃李村的村民向本报新闻热线报料,称村民家里收藏有一张清朝的“户口簿”。记者前往采访时发现,这张印在棉皮纸上的“户部执照”中,石印与手写文字并存的内容并非记载的户籍人口信息。根据记者拍摄的数码照片,本报热心读者、文史爱好者“百度”(网名)解译了“户部执照”所记录的信息内容,这张一直被村民误认为是“户口簿”的文件,是清光绪30年(1904)年间买官卖官的凭证。因为年代久远,许多字迹已经模糊难辨,但根据残存的字迹仍能解译出主要内容:由于国库空虚,户部经过请示后,决定在山西、陕西、广东等省继续实施咸丰年间(1853年)的方案,将皇亲国戚的薪俸减少两成,上缴给国库。上述几省花翎、蓝翎官员的薪俸也参照此标准实施减薪。为了充足国库,朝廷还决定面向全国实行卖官制度,在1864年4月20日之前,按标准缴纳银两即成为后备官员,随时可走马上任。这张“户部执照”上记载:湖北省德安府安陆县民籍人士李桂棠已“响应号召”,向国库缴纳了银两。为防止发给买官者的“收据”被人盗用,官府在“收据”上注明了买官者五官特征,还开列了买官者曾祖、祖父的名号,正是因为这些名字,让村民们一直误以为这份文书是“户口簿”。

      据记载,清朝经常实行买官卖官制度弥补国库空虚。据《清史稿·选举志》记载:“康熙十三年至十六年三年间,收银二百余万两,知县捐至五百余人。”专家学者认为,这张清光绪年间“户部执照”的发现,对研究清代选官、科举制度及地方文化教育提供了佐证,是一件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。
Copyright © 安陆信息网 版权所有
手机版 联系我们 找回密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