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 密码 注册
首页 招聘 房产 生活 车辆 二手 黄页
新闻 楼盘 图片 交友 联盟 分类 留言
简历 同学 装修 寻人 银行 安陆 阅读
租车 培训 火车 酒店 公交 Q群 快递
当前位置:首页 > 安陆新闻 >
老骥创业竞风流——记安陆市陈店乡养殖户周行友
安陆新闻网 2011-1-31
   安陆新闻网消息(通讯员 肖家海 高少安 秦文志)在安陆市陈店乡,有一位五十多岁还不服老,仍像青年人一样激情创业的农村老头。说起他,当地群众无不竖起大拇指。他就是陈店乡上周村58岁的养殖专业户周行友。 

   走进老周的养殖基地,映入眼帘的是红瓦齐整的猪舍,碧波荡漾的鱼池,欢畅嬉戏的鸭鹅。能在年近花甲之年干出点名堂,老周说,这是自己勤劳的结果,更得益于扶持创业的好政策。回首创业的艰辛,老周说,“认准了就要干到底。” 

   穷则思变 

   “那时候穷呀。穷到什么程度呢?”回忆起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刚分田到户时的光景,周行友说:“弟兄两户7口人共住三间土坯房,仅靠3亩薄田维持生机,全家人吃了上顿愁下顿。” 

   “穷不会生根,富不是天生。”想到自己曾在生产队养过鸭子,有点养殖经验,何不在这方面搞点名堂呢?说干就干,他跑了六七家亲戚,磨破了嘴皮终于借到了50元起步资金,买回了第一批100只鸭苗,当年居然赚了近200元的“第一桶金”。从此,周行友就干上了养殖业,这一干就是30年。 

   饱尝艰辛 

   “陈谷烂米,不喂扁嘴”。说的是鸭子和鹅都是直肠子,食量大、消化快,喂养成本难控制。最初,为节约养鸭成本,周行友的养鸭模式为散放式。那些年,他总是天不亮就和“鸭宝宝”一起走向田野,经常一个多月风餐露宿陪着鸭群走几十里地到处找食。遇着刮风下雨,鸭群常被冲得七零八落,他东奔西跑拼命追赶。夜晚黄鼠狼等“盗贼”经常搅得他睡不了一个安稳觉。 

   由于没什么养殖技术,加上不懂养殖行情,2005年之前,周行友经常是艰辛一年却没赚到什么钱。2005年禽流感大暴发,老周养的10000只鸭和5000只鹅亏本5万元,靠一分一厘积攒起来的一点家底全光了。这回,一向支持他的儿子从部队回家探亲,也加入到劝说他放弃养殖的行列中来。 

   大干创业 

   周行友是个不服输的老头。没有沉默多久,他再一次“死灰复燃”,这次还“燃”出了他人生当中最大的“一把火”。 因为,他敏锐地觉察到政府鼓励全民创业的信息,好时机来了,他要甩开膀子大干一场。 

   2006年春,周行友伤疤未好先忘痛,拿出所有的积蓄,投资4万元挖了一个10亩的鱼池,又贷款2万元建起8间猪舍,搞起了立体综合养殖。年底,从部队退伍回来的儿子原打算和战友一起到城市寻求发展,在父亲创业精神感召下,最后毅然决定留在家里和父亲一起搞养殖。 

   “以前吃了很多不懂技术的亏,全靠自己慢慢摸索。”周行友感慨地说:“现在好了,政府鼓励自主创业,技术、资金有人支持。” 

   2007年以后,市乡两级每年定期派人帮他解决生产困难,工商、税务部门减免了税费,劳动部门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,安陆市畜牧局、乡农技站的专家还对他进行技术跟踪指导。 

   有一次,“三下乡”活动中,从武汉邀请来的专家帮他解决了“疑难杂症”,就这样,周行友又和华农大的专家交上了朋友。
   有了政策支持,周行友每年分期分茬滚动养殖鸭、鹅、猪,不仅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,还减少了养殖风险。以前鸭鹅成活率不到50%,如今成活率能达到90%以上。 

   别样风流 

   现在,老周的养殖基地已成为生态立体农庄,虽然鱼池只有10亩,猪舍只有15间,但年出产鲜鱼1万斤,仔猪300头,肉猪200头,鸭蛋6万枚,鹅蛋6万枚,肉鸭1.2万只,肉鹅1.2万只,年纯利达30万元。 

   “2005年以前是为解决贫穷生活,在无数次失败中收获的是经验教训。”谈起养殖经,老周说,搞养殖技术很重要,只有了解了所饲养的产品特性才能有效降低成本,提高养殖效益,把行情搞准了往往会事半功倍,还有风险控制,“逢俏不赶,逢滞不丢”…… 

   周行友致富不忘乡邻。周边很多村民搞养殖,经常免费得到他的养殖技术指导。别的乡镇的养殖户来请教养殖经验,他总是放下手头事帮助他们。就连儿子在城里打工的战友,也都向他请教养殖经验,准备返乡创业。 
Copyright © 安陆信息网 版权所有
手机版 联系我们 找回密码